智能时代育新机 协同创新谋发展 ——湖南省高校日语教学交流会在湖南农业大学成功举办

时间: 2025/06/12   作者: 潘红娅   点击:


 2025年5月24日,由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南省教学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湖南省高校日语教学交流会”在湖南农业大学成功召开。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佩霞教授、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季红琴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事业部综合语种分社张博学社长出席会议,来自全省13所高校的35位日语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湖南农业大学日语系教师曹卓琦老师主持。

 致辞引航:重塑定位 顺应变革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佩霞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湖南日语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别提到周炎辉教授等前辈在教材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如《日语》教材累计发行量已超过300万册。她指出,当前外语类专业虽面临一定“唱衰”声,但这是时代变革中的必然现象,专业调整与转型势在必行。张教授强调,日语专业应突破传统语言技能导向,重构其在人文学科中的学术定位,建议借鉴“汉语语言文学”的命名方式,凸显“日本研究”等学科内涵。同时,她反对“日语+”的简单叠加模式,倡导跨学科的深度融合。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她呼吁外语专业积极应变,借助技术创新推动教学与科研模式的革新与升级。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季红琴教授随后致辞,代表学院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愿景与专业建设成效。她指出,语言类专业应积极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通过课程体系重构、校企深度合作以及“访企拓岗”等专项行动,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与就业竞争力。

 专题分享:数据诊断 数字赋能

 专题报告中,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潘红娅副教授基于对全省16所高校的深入调研,系统分析了湖南高校日语专业生源与就业压力、优质资源匮乏及课程教育改革等方面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本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构及实践教学融合的改革经验,提出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对策建议。湖南工学院陈慧老师以《体验日语初级教程》为案例,展示了Kahoot、Ismark等数字工具在多模态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三段式教学设计”与“BOPPPS教学法”的结合,显著提升了课堂互动性与学习效率,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智能化转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朱丹副教授围绕《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本地化改革,介绍了基于行业调研与企业需求的课程重构,精准对接跨境电商等区域支柱产业,探索出“多元任务+能力递进+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显著增强了学生实务能力及岗位适应力。高等教育出版社张舒则介绍了涵盖智能题库、虚拟教研室等数字平台资源,助力教学提质增效。

 交流研讨:融合创新 协同育人

 在高教社张博学分社长主持的自由交流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探讨。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谢冬副院长提出“三向发力”:打造服务文旅与外事的本土化人才、推动跨学科科研融合、探索“翻转课堂+项目制”教学范式;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邓超群老师分享了国际合作经验,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季红琴教授呼吁借鉴先进地区国际化办学经验,走出湖南特色路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高雪洁老师指出,本地文旅与涉外事务中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雷云惠老师强调,在技术赋能的同时,应坚守语言教学的人文深度,实现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张博学社长高度评价本次研讨活动在促进外语类专业发展、推动校版协同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她表示,出版社将持续支持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推进教材体系建设与数字化资源创新,为高校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凝聚共识:共谋高质量发展

 本次交流会聚焦招生、就业、课程建设等现实课题,搭建了全省高校日语教育交流平台。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日语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强化数字能力,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会议在热烈交流与广泛共识中圆满落幕。主办方呼吁全省日语教育工作者携手并进、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湖南日语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