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梦,义卖传初心——“青禾传译”志愿服务队举行雷锋月义卖活动

时间: 2025/03/16   作者: 曾葵华、唐俊、吴亚萱   点击:

    阳春三月,风里裹着泥土的芬芳。文物低语着千年的农耕智慧,文创承载着当代的赤子之心,3月16日,“青禾传译”志愿服务队将隆平水稻博物馆的文化温度与公益热忱化作一场特殊的青春市集活动,将义卖所得善款化为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残障儿童的一抹抹笑颜。

市集摊位上,每一件看似平凡的文创都暗藏深意。圆滚滚的企鹅头戴编织草帽,致敬田间劳作的农民。“草帽是农耕的符号,而企鹅从‘学海’游向田野,寓意知识最终要扎根泥土、服务大地。”袁隆平星星8117手机支架上,象征袁院士如恒星般永恒的科学精神。“8117不仅是星空的坐标,也是我们致敬‘稻田守望者’的密码。”葱姜蒜“田间三宝”钥匙扣将青葱、姜块、蒜头精巧地捆在一起,寓意“灶台烟火,三餐有味”。农耕文明不仅藏在稻田里,也在一日三餐的葱姜蒜中。

活动现场以三大主题展板为脉络,通过志愿者的深度讲解,将湖湘农耕文明的千年智慧与当代使命娓娓道来。参观的同学与社会人士跟随志愿者的讲解,穿梭于文物与展板之间,触摸农耕文明的千年脉络;生动的历史叙事与袁隆平院士的科研精神交织,让隆平水稻博物馆的稻香故事在聆听中生根发芽。从楚文化春神“句芒”到希腊春神阿多尼斯,从良渚稻谷到联合国粮农组织“零饥饿”目标,展板以全球视角诠释农耕文明的普世价值,呼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时代强音。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挑战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诀、抽取节气签条讲述“谷雨采茶”“小满祭车神”等习俗小游戏。现场抢答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古老的农时智慧在青春碰撞中焕发新的生机。

    此处市集义卖以文创为纽带、以讲解为犁铧,在青年志愿者与参与者之间架起文化传承的桥梁。通过沉浸式展板解读与创意农耕文创,湖湘稻作文明的千年智慧与袁隆平院士的科研精神得以具象传播;而节气知识互动与公益善款流向,更让传统文化从历史展柜走入现实生活,在青年心中播下敬畏土地、守护文明的种子。青禾团队以青春之力诠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意,让博物馆的稻香飘向更远阡陌。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