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院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源于1951年成立的湖南农学院外语教研室。英语专业办学始于1979年招收的本科英语师资班,1993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专科学生,1994年正式成立湖南农业大学外语系。1998年开办本科英语专业,2002年成立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04年开办本科日语专业。2019年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2020年学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与学院合署办公。2024年通识教育中心成为学校独立建制的单位。目前,人文与外语学院负责全校本科生(含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公共外语教学,以及来校留学生的国际汉语教学。另开设了日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和韩语等多语种选修课程。
经过几十年不断努力,学院现已发展成为融“语言、人文、农科”为一体,具有英语、日语等多语种,本科、硕士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型学院。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英语、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和“3+1+1”国际联合培养平台。英语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获批成立“湖南省日本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学院为首批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应用语言学》为省级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
2018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0年“外国语言文学”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21年“英语专业”获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现设有英语系、日语系、大学外语教学部、雅思教研室4个教学基层组织;本科生1476人,研究生101人;教职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107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教师36人,博士学位教师21人,硕士生导师31人。2006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合格评估,2020年增列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已成为学校唯一一个文学门类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也是湖南农业大学培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虚拟仿真实验室
同声传译室
翻译多功能室
秉持“守语言之本,强农科之肌,铸人文之魂”的个性化办学理念,学院已形成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3个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研究既侧重语言学内部(如结构、认知和形式,宏观与微观等)的交叉,又注重语言学与农林经济管理、教育与乡村振兴以及和生态学等涉农学科的融合研究;翻译研究形成了以生态学和伦理翻译交叉为主的理论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着眼于英,美,日等国别文学、乡土文学及外国文学理论、批评与流派,中外文学典籍比较、流域文化、文化传播等。
学院研究生在湘西花垣县支教
为布基纳法索驻华大使提供英文讲解、大使亲笔写下寄语
走实地、传文化,红绿双线助力文化传播
研究生作为援外专家翻译,受到萨摩亚当地媒体报道 研究生为苏丹代表团翻译,苏丹大使馆发来感谢信
二、招生学科与培养目标
(一)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培养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既能较好地掌握外国语言文学基础理论、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又具备较强的语言科研和语言服务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能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语言研究、语言教学以及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或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语言文化交流尤其是涉农语言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
(二)翻译硕士
培养的学生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职业译员的道德操守;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百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通晓农业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翻译项目管理能力,具备较好的翻译技术能力,熟练运用语料库和翻译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创新性地解决翻译工作中的问题并就翻译实践撰写翻译报告或学术论文。
三、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2025年新生报到注册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自学考试的考生要求学籍注册在2023年12月以前,且在2025年新生报到注册前须能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3)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5 年新生报到注册时,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学科根据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联系方式
人文与外语学院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731-84617080(办)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