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的群众路线观点,指导基层党建工作

时间: 2014/04/23   作者: admin2012   点击:
                                                                                              ————党委班子学习的中心发言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为根本观点,是党的工作的生命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从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
 
一、用群众路线观点筑牢党员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从群众出发,一切为了群众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先进性问题,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党能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和党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决定党的兴衰成败,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应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是能深入联系群众;二是能真心体贴群众;三是能真情感动群众;四是能正确引导群众。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历史证明,党只有紧紧的依靠群众,密切的联系群众,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代表群众利益,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二、用群众路线观点,指导党的基层制度建设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制度,废除不适用的制度。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总结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为历史经验教训,如果没有制度建设做保障,坚持党的群众的路线就难以一以贯之,也难以避免在贯彻落实中出现失误和偏差。只有加强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才会在贯彻中不断地为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也才会为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为群众路线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键是落实“常”“长”二字,经常抓,长期抓,推动服务群众,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因此,必须加强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
 
三、用群众路线观点,指导基层工作建设
        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党的作用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包括了党的思想作风,政治作风、组织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也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人民群众认识党,拥护党不仅要看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是否符合和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且要看党是否有好的作风,党的作风好,党同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党就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党风建设的好,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就更加密切,我们的事业就更加顺利地发展,如果不注重党风建设,听任各种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恶化党群和干群关系,就会失去民心。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要求:
1、教育全院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当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2、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3、坚持勤政为民,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从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起。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创新党的群众工作。
4.教育与惩治相结合,坚持党纪国法,校规校纪面前没有例外,堵塞一切可能发生“四风”现象的漏洞,以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以保持和发展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四、用群众路线观点,围绕中心抓党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抓发展。基层党员与支部的工作,就是要谋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围绕学科建设,促全面质量,提升中心,抓基层党建,以党建促进与带动全面发展。
        评价和衡量基层党的建设成效,主要看中央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是否贯彻落实到基层,基层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是否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否增强,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是否充分发挥。
        作为学院党委要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的着力点,发挥组织的协助和监督作用,积极协助行政负责人做好工作,完成任务,并对每个党员实行监督作用,这既是学院党委的重要职责也是发挥保证作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