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博士团队隆回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时间: 2025/08/26   作者: 中新网湖南 刘姿妤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点击:

  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7日电(刘姿妤)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博士团队赴湖南邵阳隆回县开展为期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

团队成员正在开展实践调研

  这支由英语、农业数字传播与国际语言服务、数字商务与跨境电商等专业组成的团队,通过非遗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在非遗传承领域,团队深入滩头木版年画传承基地、花瑶挑花传习馆及虎形山呜哇山歌传承地进行实地考察。

  在滩头木版年画传承基地,团队观摩刷版、匀墨、揭画等传统工序,并尝试直播展现非遗制作过程。在花瑶挑花传习馆,团队见证了代表性传承人沈燕希“无稿成花”的精湛技艺,其制作的筒裙经30万针挑刺而成,采用“反面挑、正面看”技法,极具艺术价值。

  团队通过直播推广让“养在深闺”的非遗破圈生长。针对原始呜哇山歌,团队记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乾娥演唱场景,从学术角度梳理其音乐特征与文化内涵,为非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产业发展调研方面,团队走访当地企业,为产业升级建言献策,提出“深耕东南亚市场、布局跨境电商”等建议。

  调研期间,博士团队与隆回县委组织部召开座谈会,提出“红色教育+非遗直播+企业调研”的“1+2+3”实践模式。隆回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翠婷表示,将提供政策支持,推动校地企合作落地。

团队成员正在开展实践调研

  团队负责人表示,借助直播等数字化手段,成员们为隆回县非遗传播提供新途径,助力“湘”字号非遗扩大影响力;通过实地调研农业企业,提出针对性产业升级建议,为农业全产业链优化提供思路;在实践过程中构建起“大学生+传承人+新农人”的人才共育模式,让青春智慧与乡土经验碰撞出创新火花。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