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省委13号文件精神 积极参与“两型社会”建设

时间: 2011/03/07   作者: chenx   点击:
李 雁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日)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文件是本次学习内容。结合自我学习情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文件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进步,人民群体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我们也看到,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越来越趋近于承载的临界点。同时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两极化趋势也明显加快,这些已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应对外部环境和发展条件重大变化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湖南长远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全省人民新要求、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解读 “经济发展方式”和“两型社会” 1、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 这一定义言简意赅。然而从实际观察出发,这个定义过于狭窄。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含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2007年6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明确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要求,即推动“三个转变”:一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胡锦涛特别强调:“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更加深刻。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在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又特别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在2010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在工作中要紧紧抓住以下重点,推动“八个加快”,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首先,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看,建设“两型社会”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认识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其次,从环境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来看,建设“两型社会”是全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方法。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还是文化观念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我们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又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角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学者指出,资源节约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模式。环境友好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保护生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一种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资源最大限度节约利用和环境最大限度的给予有效保障的社会运行体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建设“两型社会”在本质要求、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两型社会”,实质上就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两型社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两者有机统一于科学发展之中。要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以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以“两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两型”,“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带“两型”,通过发展方式转变来构建“两型社会”,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决定》的基本精神。《决定》共阐述了13个问题。首先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接着,《决定》从内容上讲了7个“加快”、2个“促进”以及1个“切实”。 7个“加快”,即加快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改革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信息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个“促进”,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1个“切实”,即切实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决定》最后强调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保障问题:要强化保障措施和优化发展环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狠抓落实工作。 关于《决定》中出现的一些重要表述,第一,提出了“新四化”途径,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第二,提出要实现“四个发展”,即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第三,提出要基本形成“五个体系”,即现代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第四,提出要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第五,提出要重点实施“四千亿工程”,即10个千亿产业、10个千亿企业或企业集团、10个千亿产业集群、10个千亿产业园区;第六,提出要推进农业“四化”,即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第七,提出要建设“四个湖南”,即数字湖南、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法制湖南;第八,提出要大力发展“五种特色旅游”,即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第九,提出要实施“三个强省战略”,即教育强省、文化强省、人才强省。 四、我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以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民生改善和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加快经济结构由不合理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资源利用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转变,努力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又好又快、“两型”引领、“四化”带动、改革创新、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走优化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大力加强节能环保,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人本发展之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在总体要求上要重点把握五个方面:一是坚持“两型”引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为方向,引导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两新”主导。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主导战略,以“两新”促转变,“四化”带“两型”,加快形成“两型”产业体系、技术体系和城镇化格局,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落实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上,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镇化新路。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型湖南发展路子,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消除阻碍发展方式转变和制约“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促进转方式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坚持人本发展。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重视人民福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劳动得更加体面,生活得更有尊严。五是坚持在发展中转变,以转变促发展。要立足湖南阶段性特征,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产业国际化步伐,提升湖南对外开放度,提高湖南核心竞争力和长远竞争力。 五、我们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如何作为 第一,坚决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委、行政的决议、决定,确保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顺利进行。完成目标管理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外语过级率达到或超过:大学英语60%,专业英语70%,专业日语65%,英语应用能力65%。加大科研力度,力争全年到位科研经费提高20%,主要科技成就折算成论文达100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博士比例达到2.2%。规范成教自考办学行为,创收到位金额提高10%,确保学院职工待遇稳中有升,稳定教师队伍 第二,坚持教书育人并重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以人才为基础,需要人才工作来推动、来支持。高等学校是提供人才的摇篮,应当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我校是农业高等学校,既要就在“农”字上下功夫,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具备创新思维的高级农业科学人才,也要教育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己任,而不是只图实现个人价值,获得事业成功,还要教育学生具有中国传统美德,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明。因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加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等知识教育,同时充分体现人才的主体性、价值性、科学性、和谐性、综合性、专业性、特色性等,抓好创新型、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构建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人才的培养需要优良的教师人才队伍。要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水平过硬善于教书育人团结协作好的教师队伍。 第三,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建设“两型社会”在本质要求、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自觉地付诸于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虽然是政府所倡导所主导的,其实作为具体的生命个体,完成可以按照“从小事做起,从我作起”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落实。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部 2010-9-2
点击下载文件: